164 亲家啊-《鸾嫁》
第(2/3)页
看见寿安公主进来,皇后娘娘面上泛上讶异的神色,“不是说要在你六哥哪里住一些时日么,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?”
小公主巴巴的伸出手来,圆嘟嘟的小脸蛋笑出一个小酒窝,“阿姐,阿姐……”
“唉,阿姐来了,洗洗手就来抱你啊。哎呦我们惠安今天睡这么长时间啊,看这小脸红扑扑的,这一觉睡得甜不甜?”
寿安公主一边抱过妹妹,一边看向皇后娘娘。
她含糊的说,“有点事儿,我回宫一趟……娘,您今天怎么午休这么长时间,晚上走了觉可如何是好?”
皇后娘娘没追问,只说,“总共也没睡多少时候,这小魔星闹人,无论如何不肯休息。我闲来无事,干脆让嬷嬷把她抱过来哄一会儿,好长时间才睡着。”
母女俩说了几句惠安的事情,随后皇后让嬷嬷将惠安抱下去吃辅食,这才又打听今天在秦王府玩的如何。
寿安公主与母亲自来亲近,况且这次回来,就是心里揣了事儿,有些拿不准,才想与母亲说一说。
母亲即便不问她,她也是要和母亲说说情况的。
但不能一上来就说六哥和姝姝,她就先提了活字印刷术。
“我虽然是女子,但也能看出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的好坏来。后者明显更实用,也更省时省力,若这是新发明,当真可载入青史。”
皇后娘娘闻言一顿,她可不是女儿这样一无所知的小姑娘。
她到底是一国之母,又与皇帝恩爱甚笃。
夫妻两人晚上入眠,皇帝总要说些国事。许只是那么一念叨,许是被朝臣烦的受不了,说给她听让他帮忙分担几分。
也因此,皇后娘娘的政治觉悟足够硬,对有些东西的看法,也远不是寿安公主能比拟的。
若活字印刷当真如寿安所说那般有用,那不止是青史留名那般简单,还会促进印刷术大踏步发展。
书籍和知识的广泛传播,会推进文明的进步,会促使底层百姓有更多的钱财投入到教育和启蒙中,会让百姓开智……
想想吧,若一个国家,连百姓都识字明理,这个国家的未来该是多么有望。
皇后娘娘接连说了几声好。
她见寿安公主还有些懵懂,就仔细将这件事的好处,掰开了嚼碎了,仔细说给寿安公主听。
寿安公主一开始没想那么多,毕竟长期处在宫中,即便她是公主之身,思维也会受限。但是,听母亲如此一说,她才陡然意识到,活字印刷到底是多么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。
她的第一反应是,大秦怕是很快就会迎来一个人才喷涌期。
随即,她又想到,该重赏姝姝。
皇后娘娘说,“你先给我说说,你六哥赏了姝姝什么?”
“我六哥……”
寿安一言难尽,“我六哥准许姝姝去他的藏书阁抄书,抄写多少,就允许姝姝带走多少。”
皇后娘娘一愣,继而拉起女儿的手。
“你将你们进府后,姝姝与你六哥的言行都一字一句的告诉我。”
寿安公主试探的问,“母后,您是不是觉得,有哪里不妥?”
“你先说,母后一会儿告诉你。”
那寿安公主自然就把秦孝章和姝姝的对话都说了,且重点提及,姝姝喊六哥都是直呼大名“秦孝章”。
皇后吃惊,“你六哥没生气?”
寿安公主小心的觑一眼母亲的神色,“没生气……毕竟他们俩是过命的交情,直呼彼此姓名,应该是把对方当做挚友了。”
皇后娘娘点了女儿一指头,“小滑头,你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。”
“您又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,您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。”
“你是我生的,你心里想什么,我一清二楚。我不仅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,母后还能猜到你六哥心里在想什么。”
“我六哥在想什么,母后你快点说。”
“呵,你个小丫头,明明心里有数,却还非要从母后这里得个确定的答案……”
寿安公主见皇后娘娘突然不说话了,就那般拧着眉头顿在哪里,她心里就有了不好的想法。
“母后,您不看好么?”
皇后娘娘许久后才回道,“看好不看好的,只我和你父皇看好,你六哥不看好又有什么用?反之,若是他看好……你六哥那人你最清楚,从小大大,谁能拗过他的性子?”
皇后娘娘似乎想起了儿子的小时候,“怀着他时,娘吃了些有妨碍的东西,导致他一出生就浑身紫黑,身上带毒。他还没学会吃饭,就开始吃药。御医几次三番都与我与你父皇说,你六哥要不好,可他都撑了下来。等他长到五六岁大,身体略有好转,但还是病歪歪的。御医的意思是,让你六哥尽可能少活动,多躺在床上休息。但那时候,正值西域匈奴发兵西北,屠戮我边陲几个村镇。你父皇派了武安侯与你肃王叔过去,虽然接连打了几场胜仗,但民生凋敝,一时之间也不能将匈奴赶回去。”
“你六哥那时候就嚷着要习武,任是我和你父皇如何阻止都没用。我们不与他找师傅,不与他武器,他便自己拿了树枝比划。如此,一秋一冬又一春,你父皇见他意志坚定,到底是选了武师傅给他……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