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下一刻,不见咒文响起,不见灵光爆闪,李风的身影就如同被大地包容一般,自然而然地沉入脚下土地,瞬间出现在杨婵方才现身的位置,整个过程无声无息,流畅至极,仿佛他本就该如此移动。 杨婵美眸瞬间睁大,绝美的脸庞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愕然。 “这……土遁?你……你未曾念咒结印?!” 杨婵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,五行遁术虽非不传之秘,但也需严格遵循法诀,岂是这般心想事成的? 李风看着杨婵惊讶的模样,平静地解释道:“杨姑娘所授法诀精妙,阐明了遁术之本,乃借五行之气。我既明其理,知其乃心念调动外界五行之力。那么,心有所念,力既随之,又何必拘泥于咒文手印之形?心至,则法至。” 心至,则法至! 这是何等境界? 这已近乎传说中的言出法随雏形! 三界众生,纵是仙神,施法也多依仗咒、印、符、器,此为沟通天地之桥。 而李风,竟仿佛直接立于法则的彼岸,心念所向,便是桥梁本身! 杨婵怔怔地看着李风,心中翻涌起滔天巨浪。 杨婵终于更深刻地体会到,为何骊山老母会说李风的路霸道绝伦,为何兄长杨戬会如此忌惮他这个变数。 李风修出浩然正气之后,本身就是心力的汇聚,集义,便是积攒的心力。 这便是道儒双修的厉害之处,心念之力非同小可,一念之间即可,本质上心是儒的分支。 有了浩然正气这股至纯至刚的心力作为能源,李风施展法术便无需再走咒语-手印-沟通天地的传统外求路径。 直接运用心学的最高心法,心即理。 第(3/3)页